今年以来,我局紧扣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和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落实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紧扣目标任务,围绕“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相关要求,主动融入全市“四化”同步发展,积极谋划、系统推进,稳步推进任务落细落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进,督促工作落实。为推进工作落实,我局采取月汇报、季督查的形式,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同时,加强调研督导,及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次赴旅游度假区指导项目建设整改提升,结合疫情、安全生产、项目提升,赴三台山、项王故里、骆马湖旅游度假区、洪泽湖湿地等景区现场指导、检查,推进项目落实。
(二)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发展。围绕“中国酒都”、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建设等市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宿迁“中国酒都”酒文化旅游规划》《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文化旅游专项规划》《宿迁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文旅发展。
(三)加强督促指导,推进项目建设。全市文旅新建项目26个、续建31个、改扩建2个,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77.9亿元。积极服务龙头项目建设,皂河龙运城、新盛街、沭阳古栗林3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项目。推进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洋河农业嘉年华国家4A级景区等品牌创建。积极参与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举办专题推介会,加强广告投放,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
(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和县级相关功能场馆建设。持续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和服务水平提升,沭阳县文化馆等10个公共文化场馆被列入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泗洪县锣鼓协会等10个团队入选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
二、任务进展情况
42.持续放大以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和绿洽会“一节一会”为重点、各地各类“推介”组合配套的招商活动品牌影响,创新拓展产业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模式。
做好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报批工作;积极参与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牵头举办节日期间的文化旅游活动17项,其中“遇见醉美宿迁”抖音挑战赛话题播放量超10亿。
134.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市工人文化宫、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图书馆新馆建设。
目前,市图书馆新馆已完成项目立项、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审批和工程图纸的初步设计;并与市城投公司签订了委托代建合同,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正在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年底前,将完成投资初步设计概算和项目桩基图纸深化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进场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工程试桩施工。
136.加快县(区)文化馆(站)改造提升和乡镇数字影院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一是推进市、县区文化馆(站)巩固提升。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对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巩固提升。对市县区年内拟新建文化馆、站情况进行调研,积极加强业务指导,推进新建馆站标准化。市图书馆新馆、宿豫图书馆新馆、宿豫美术馆建设有序推进。泗阳县王集镇、宿城区蔡集镇等文化站正在实施改扩建,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持续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和服务水平提升,沭阳县文化馆等10个公共文化场馆被列入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推进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二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制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文化惠民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送戏下乡”活动的通知》,统筹推进全市群众文艺创作和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泗洪县锣鼓协会等10个团队入选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组织开展法治建设、安全生产、我们的节日、文明城市长效建设、周末书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
137.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一)助力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皂河龙运城、新盛街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建设。皂河龙运城核心景区65栋建筑物主体已全部完成。二标段十里通圣区域区域19栋建筑物中已完成11栋主体封顶,其余8栋建筑物正在进行施工。仁士渡酒店完成客房区封顶完成,公区地下室底板完成。新盛街一期地下车库完工,地上主体结构正在施工,仿古建筑基础完工,正在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
(二)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立足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西楚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等课题研究,并将文化成果用于推动和服务皂河龙运城、新盛街、洋河酒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进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精品民宿以及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场所,多注入文化元素,多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深挖宿迁地方文化,编创大型柳琴戏《古镇酒坊》,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资助项目、2021资金文化艺术节剧目奖,并组织在宿迁剧院、酒都文化公园、龙王庙行宫等景区、景点演出,增加旅游体验。开展艺路芬芳·景区街头微文艺展演,赴骆马湖、项王故里、金鹰广场、酒都公园等演出72场,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在景区设立专题展馆、大师工作室、手工作坊等非遗体验空间,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和技艺展示,开发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吸引游客互动体验。在景区举办非遗大集、琴鼓书场、柳琴戏展演等非遗展示展演展销活动,增加景区人气。其中,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入选省首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进项王故里景区项目、非遗进筑梦小镇文化旅游区项目获评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
(三)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展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酒都宿迁典故》编印。实施大运河宿迁段沿线水工遗存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推进文旅融合重大项目皂河龙运城、新盛街、顺河集行宫等地块的考古工作,配合做好项目报批。
139.把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积极参与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牵头组织17项文旅活动,邀请室内外文旅企业、旅行社等赴我市参加文旅节。文旅节期间举办“遇见醉美宿迁”抖音挑战赛,邀请各路抖音达人纷纷畅游宿迁,拍出了独一无二的宿迁风情,话题播放量超10亿。策划推出“购霸王蟹送门票”“购门票送霸王蟹”“霸王蟹美食定制千人游”等活动,助力提升“宿有千香”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成功举办上海、河南等地专题推介会,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央视七套以及省市和周边重点客源城市投放广告,进一步扩大宿迁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
140.启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一)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洋河农业嘉年华成功创成国家4A级景区。指导耿车刘圩村创成我市首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蔡集牛角村等4家创成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宿城区创成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单位,湖滨新区创成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王故里和宿豫区筑梦小镇分别获评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创建单位。宿迁电商文创园、沭阳国际图书城列入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二)推进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市区两级建立联动机制,对照度假区创建考核体系排编分解112项“项目化任务清单”,常态推进。10月29日,市政府副市长薛启书、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广旅局局长武倩带队赴省文化和旅游厅争取省文旅厅支持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已完成度假区2020年度全省旅游度假区考核台账资料及现场复核等工作,考核结果全省省级旅游度假区排名第4,苏北首位。湖滨新区成功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141.加快建设皂河龙运城、袁家村等重大项目,积极培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办好2021宿迁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40%以上。
(一)指导推动皂河龙运城、袁家村等重点项目建设及配套提升。推进皂河龙运城核心景区65栋建筑物主体已全部完成。二标段十里通圣区域区域19栋建筑物中已完成11栋主体封顶,其余8栋建筑物正在进行正负零施工。仁士渡酒店完成客房区封顶完成,公区地下室底板完成;宿豫袁家村项目一期1.8万平米水街(主商业街)主体全部完成,部分小吃店内装修,五家农家院、一户茶舍、两家咖啡馆正在装修。
(二)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产业。为全面展现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外推介宿迁美好城市形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月26日上午,酒都宿迁2021生态休闲春游季 “遇见醉美宿迁”抖音挑战赛暨宿城区文旅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酒都宿迁2021生态休闲春游季”文旅产品,推出四大主题33项文旅活动,7大重点景区推出了10项惠民政策和8条推荐线路。此外,还发布了四季文旅产品,进一步擦亮“项王故里 中国酒都 水韵名城”三张名片。 研究编制《宿迁“中国酒都”酒文化旅游规划》,推进酒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在省工业旅游去复核中,我市蒙牛工业旅游区、洋河酒厂工业旅游去等6家单位顺利通过。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推进计划
2022年,全市文广旅系统将围绕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全面谋划深化改革思路和举措,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可推广、有影响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提供文化支撑。
一是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态。服务皂河龙运城、新盛街等龙头项目建设。指导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争取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品牌创建,新增1—2家3A级景区。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力争将湖滨新区纳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指导泗阳县、洋河新区力争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宿城区争取列入创建单位。做好文旅资源普查,深入挖掘西楚文化、运河文化、酒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市图书新馆建设推进力度,促进市、县区图书馆提档升级。充分利用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善契机,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扩建,改善服务环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便民质效。积极组织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外部环境整治和内容功能拓展,增强服务效能。组织文艺院团、群众文艺工作者编创作品开展惠民巡演,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少于1200场。
三是持续开展文艺精品创作。主动融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出一批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用艺术形式描绘宿迁加速迈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深挖宿迁地方特色文化,推出系列文艺精品,继续打磨柳琴戏《古镇酒坊》,积极冲刺省“五个一工程奖”。不断提高艺术展演展览质量,巩固提升现有的“优秀剧目展演季”、“艺路芬芳”、“向经典致敬”、“宿迁书法奖”、“宿迁美术奖”、“翰墨薪传”等宿迁文艺品牌。
四是深化文旅市场营销推广。持续做好“项王故里 中国酒都 水韵名城”品牌推广。突出主流媒体,继续做好央视、沪宁高铁站、江浙沪电台等国内重点媒体广告投放工作,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电视开机广告、网红APP等平台,提升宿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策划四季游活动,在重要节点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活动,丰富市民节日旅游文化大餐。持续开展“宿迁人游宿迁”、“霸王蟹定制游”等线路推广活动。鼓励旅游企业打造、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增加景区吸引力。策划重大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宿旅游度假。
五是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推进大运河文化、黄河故道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等专题研究,完成宿迁红色文化书籍《江山》编撰。实施东大街、新盛街区等一批文物保护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开展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安防系统、朱瑞故居保养维护等工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启动编制宿迁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持续开展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和数据对接工作,配合做好大运河沿线皂河古镇开发建设工程,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继续推动非遗项目在景区设立“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基地”,探索以传习所、展示馆为主阵地,培育一批融合性强、文化特色鲜明,可以体验互动的情景式非遗项目活态传播场所,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