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剧目新作

柳琴小戏《亘鼓》

  • 发布日期: 2025-07-17
  • 来源:
  • 访问量:1

时间:某天雨夜。

地点:博物馆文物修复室。

人物:

小  亮——20多岁,男,陶器修复师。

爷  爷——60多岁,文物修复专家,已退休。

三寸丁——拟人化的亚腰型残鼓,由男演员扮演,身材较矮小。

【暗幕,雨夜,小亮手举外套遮雨,打电话上。

小  亮    (不耐烦地)您都退休了,就别再操这份闲心了,行不行?……我知道您是行家,可您那老一套早就过时了,不然搞到现在连三寸丁是啥都不知道……哎呀,好了好了,爷爷,您早点歇着吧,我还有事了。(挂机,抖擞衣衫)

(唱)爷的话说了八箩筐,

心中固执似山岗。  

寻古迹,探土方,

翻藏卷,觅真章。

拣残片,望重光,

到头是枉费工夫空一场。

三寸丁    (唱)枉费工夫空一场,

空一场啊心

          (白)哎哎哎……

【扑通一声闷响,小亮惊,开灯。

【文物修复室,一桌一椅,桌上散落着一些修复工具和资料,三寸丁趴在地上,四仰八叉。

三寸丁     哎哟……

小  亮    (忙上前扶起)哎呦,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三寸丁     还说呢。

(唱)你大步流星往外走,

喊不住你心真痛。

我孤伶站了两个钟,

现在是腰酸腿也重。

小  亮    你一个八千年前的夹砂陶,哪来的心啊?

三寸丁   (颤抖着腿)八千年前的人也不这样呀,太没人性了

小  亮   (打趣地)到底是三寸丁,谷树皮,不中看也不中用。

三寸丁    到底是城里人,学问深,骂陶都不带脏字的。

小  亮    (解释)刚才考古队来电话说有新发现,我就急忙过去了。

三寸丁    (健步如飞)什么新发现?

小  亮    (摇了摇头)一堆碳化稻,跟你不搭噶。

三寸丁    那那那……那我不是只能在库房里吃灰了?(倒退回,一屁股蹲在地上)

(唱)昼等夜等我脖子长,

眼巴巴盯着他人忙。

陶兄陶弟都排成行,

偏留我一个守空房。

小  亮    要怪就怪爷爷,整天数着老黄历。

         (唱) 要我东来要我西,

                做他那提线的木偶郎。

三寸丁   (唱)我俩是同命相连,

小  亮   (唱)我俩是患难鸳鸯。

三寸丁    呸呸呸,谁跟你是鸳鸯。

小  亮   (笑)哈哈哈,不似鸳鸯,胜过鸳鸯。

三寸丁    不行不行,得想个办法。(盘腿而坐,鼓点起)…对了,你刚才说发现了啥?

小  亮    碳化稻。

三寸丁    碳化稻……

小  亮   (上前)怎么啦?

三寸丁    我好像有点印象。

小  亮   (惊喜地)什么印象?

三寸丁  (一扭头,差点撞上,忙起身散开)

  (唱)我想起当年谷满仓,

众人围我歌舞扬。

小  亮    谷满仓,歌舞扬?就你这模样?

三寸丁    (接唱)别小看我这模样,

当年风光无限长。

小  亮    (打量,唱)看你内胚色如霞,

外染烟熏迹痕长。

或许……

三寸丁      或许?

小  亮    (惊悟,接唱)或许是釜烹稻谷,

香飘四溢满村庄。

三寸丁      我们那时候不叫村庄,叫部落。不过,是釜好!

唱) 即能炊煮飘饭香,

                   填饱众人饥饿肠。

                   又能烹茶溢清香,

                   细啜慢饮品芬芳

小  亮      甭管是村庄还是部落,民以食为天,指定错不了。

【小亮手机响。

小  亮     (接电话,骄傲地)喂,爷爷……我是您一手带出来的,您还不放心?告诉您个好消息,我已经有头绪了,三寸丁应该是件釜器……怎么不可能?……(看向三寸丁)亚腰敞口、中空无底……釜?敛口无颈、圆唇圜底……(捂着电话,无奈状,稍顷)哎呀,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赶忙挂机)

三寸丁    怎么啦?

小  亮   (沮丧地)你可能不是釜。

三寸丁    啊?为什么?做釜不好吗?

小  亮    你想做啥就做啥?爷爷说形状特征都对不上。

三寸丁    难怪,毕竟馆里那么多陶器都是他修好的,经验丰富。

小  亮    经验丰富顶什么用!现在是科技时代,三维扫描、数字建模,3D打印,不比经验靠谱?

三寸丁    可那样,我还是我吗?

小  亮    那你能不能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这罐、碗、匜、杯、甑、罐、鬲、鼎,你总得占一样吧?

三寸丁    你能不能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你是“医生”,你问我?

小  亮    嘿…好好好,我说不过爷爷,也说不过你。

【小亮手机响。

      (不耐烦地接电话)您又打电话干什么……哦,是馆长呀……顺山集展开幕?……下周?可三寸丁的缺片还没找到,是什么种类也不知道,怎么修?……(颓废地)哦,好,我知道了。(挂机)

三寸丁   又出什事了?

     老扒皮给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下周前修好你。

三寸丁  (念)这是要逼上梁山呐——

     逼吧逼吧,不行我就撂挑子不干了。

三寸丁   (破功)啊,别价呀,老爷子走了,你也走了,我咋办?

     唉——

(唱)寒窗苦读二十载,

博物馆中谋事差。

谁成想陶片堆中度日月,

无有天线与后台。

三寸丁    都淋过雨了,还怕没有伞,何况你不是有老爷子呢?

      可别提了,不是他我还不用困在这屋檐下,坐着个冷板凳,守着一堆粘土夹砂。

  【爷爷挎包收伞急上。

爷  爷    (唱)粘土夹砂经火炼,

                岁月雕琢成瑰宝!

千年文化蕴其中

匠心传承永不老!

小  亮    爷爷,下那么大雨,您怎么来了?

爷  爷    不想坐冷板凳了?

小  亮   (搬板凳)哪能呢?

爷  爷   (坐)坐不住冷板凳,可修不好这绝世器。(三寸丁昂首挺胸)

小  亮    什么绝世器?就一破残陶。(三寸丁泄气状)

爷  爷    让你看的资料看了吗?

小  亮   (心虚地)看了看了……哎呀,您都退休多久了,还天天盯着我,哪有对自己孙子这么不放心的?

爷  爷    你不光是我孙子,还是我徒弟!

小  亮    怕我砸了您招牌?

爷  爷   (起身)重要的不是招牌,是文脉!(拿起桌上的资料)你要是看了,不知道三寸丁出土的墓葬中有中国最早采用双面管钻技术的玉管“天下第一钻”、中国最早采用圆雕技术的权杖“天下第一雕”,怎么就成你口中的破残陶了?

  就算曾经多风光,现在不还是残破身躯,无人问津。

爷  爷    臭小子——

(唱)莫道残破无人问,

昔为英雄手中金。

殉葬瑰宝彰尊贵,

显赫背景谁不钦。

  (唱)残尚有显赫景,

我身却无半点明。

空有抱负难实现,

心有不甘何处鸣。

爷  爷     你呀你——

(唱)说的是鸿鹄飞天志,

的是激流险滩挡。

  (唱)鸿鹄之志仍高远,

但遇狂风意难昂。

爷  爷   (唱)逃避退缩无担当,

眼高手低不自量。

  (唱)非是逃避不担当

                只恨前路太迷茫。

爷  爷   (唱)前路何时遇迷茫,

莫非有难未曾讲?

  (唱)只有一人阻我路,

爷  爷   谁人阻路?

  (唱)便是爷爷显威昂。

爷  爷    (顿觉天旋地转,少顷,长叹一声)好,好,好……(放包,拿伞下)

三寸丁    老爷子是盼着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忍着眼泪)你就别再教育我了,下周顺山集展开幕,修不好你,我只能卷铺盖滚蛋了?

三寸丁    啊?那你……(指着爷爷离去的方向)

难不成还让他厚着脸去求人?

三寸丁    唉。(注意到爷爷留下的包)这老爷子怎么把包留下了?(打开包,掏出一把伞)还是怕你淋着雨呀。

小亮接过,心里五味杂陈。三寸丁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

三寸丁   (打开盒子,发现陶片)这是……

【小亮放下伞,接过陶片观察,手机响,接。

【切光,爷爷擎伞打电话作赶路状上。

爷  爷   那陶片我比对了,应该和三寸丁吻合。

小  亮   这……您在哪发现的?

爷  爷   考古队在探方里找到的。(欲止又言)当年你上大学,填志愿,吵着闹着要报文保专业,说是要跟我这个老头子一样,做一个“文物医生”,你爸妈不同意,他们觉得没前途……

  是您力排众议……

爷  爷    是我害了你。(挂机下)

 (仍举着电话,泪水早已决堤)是我……是我让您失望了。

(唱)手中陶片思绪连,

爷爷教诲响耳边。

技艺要精德要行,

护宝传文意志坚。

千年文脉需承继,

不负先辈心血传。

三寸丁   (看向窗外)雨停了。

【切光,鼓声渐起,三寸丁下,小亮修复残陶,背景屏随着解说词播放三寸丁(实物)的展览现场。

【讲解员声音:欢迎大家来到江苏文明之根——顺山集文化特展的展览现场。顺山集遗址的发现将江苏文明史提前了1500年,而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48件,目前大家看到的这件亚腰型陶器就是淮河流域所见年代最早的陶鼓实物,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常被用于部落祭祀、庆典舞乐及征战狩猎中。不过它曾经有个别致的名字,叫做“三寸丁”。

【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