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图强开辟文旅新赛道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文广旅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旅工作部署要求,深化新质生产力在文旅领域应用,不断拓宽文旅发展领域,拓展文旅新赛道,全市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采纳了3条、落实了3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一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新发展。围绕建设洪泽湖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区工作目标,推动《宿迁市洪泽湖“醉美湖湾”旅游规划》落地实施,打造洪泽湖区域重点文旅项目和品牌。依托洪泽湖、溧河洼、濉汴河等水生态禀赋条件,加强大运河文化、湿地文化、酒文化等亮点特色挖掘,通过“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打造柳山湖、百里画廊等一批水网与文旅融合的典型示范,持续推动现代水网构建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明确湖泊生态治理目标,坚持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生态治理目标,打造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入选《2022年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是江苏省首个入选国际湿地保护大会生态修复经典案例。2025春节期间,泗洪洪泽湿地公园景区打造《水漫泗州城》VR主题馆,沉浸式体验泗州城历史兴衰与湿地生态演变,给广大游客带来旅游全新体验。
二是实施“文旅+百业”,丰富旅游产品体系。2024年,我市推动实施重点文旅项目37个,完成总投资57.8亿元。袁家村·宿迁印象、宿豫森迪野生动物园和朱海运动休闲小镇等3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旅项目。沭阳花海航空飞行营地、宿迁牛角村MOMO乐园、骆马湖欢乐水世界、钟吾游乐城等项目建成运营,文旅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乡村旅游春夏秋冬四季产品160余项,1条线路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成3A级旅游景区2家。打造“跟着音乐去旅游”“跟着美食去旅游”品牌,成功举办宿迁骆马湖“银河左岸”音乐节。建成新盛街非遗美食体验中心。举办“渔鲜美宴”文旅嘉年华活动,“尝遍天下鲜 吃鱼到宿迁”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三是创新文旅促消费,培育文旅新业态。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2024年度,争取省级文旅产业资金和基金共计6240万元,指导100家企业入库“苏旅贷”,争取“苏旅贷”1900万元,项目数量和融资数额位居全省前列。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今年6月8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宿迁站巡展在宿迁市博物馆圆满落幕,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江苏省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和老百姓“直接见面”,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13天展期,共接待观众16万余人次,“乾隆同款小粉炉”等周边火爆,文创总销售额突破29万余元,实现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景,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聚力打造头部景区,积极培育文旅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项王故里、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皂河龙运城、森迪野生动物世界为重点,打造一批项目质态好、引流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性“超级景区”,形成全市景区“五超多强”的建设格局。到2027年,力争培育1家年接待量过500万的旅游景区,2家年接待量过300万的旅游景区。以创建国家级品牌为抓手,按照“完善设施、丰富内涵、提档升级、打造品牌”的原则,推动景区内涵提升。加快推进文旅行业数智化应用发展。鼓励旅游景区和公共文化场馆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元宇宙、数字光影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丰富智慧旅游应用场景。
二是建立“文旅+百业”融合机制,擘画文旅产业现代化新图景。坚持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打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组合拳,巩固并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实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推出“跟着音乐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美食去旅游”等新业态,实现“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活动”。重点打造骆马湖音乐节品牌,办好宿迁马拉松、泗洪大圆塘垂钓比赛、骆马湖水上运动赛等文体旅活动,创新举办“大运河勇士赛”,持续深化“宿寻千味”品牌,使“尝遍天下鲜 吃鱼到宿迁”更具影响力。推进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设计四季乡村旅游产品与活动,培育乡村康养、研学、体育等特色业态。重点指导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村、泗洪石集镇柳山社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力争年内创成1-2家省级重点村;探索“自驾游基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三是加强政策、资金、人才等旅游全要素保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与政策保障。建立全市文旅项目库,加强项目业态统筹,形成全市旅游项目的投资“一盘棋”。加快推进森迪野生动物世界、袁家村·宿迁印象(三期)、朱海休闲运动小镇、沭阳海洋世界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入运营;出台《宿迁市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加大文旅高层次、复合型领军人才招引力度,通过“宿迁英才”群英计划、雄英计划,招引一批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与驻宿高校建立实用型旅游人才“校地”合作培养机制。建设文旅专家智库,厚植人才智力支撑。优化文化和旅游专项激励政策,健全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和金融信贷支持。
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5日
联 系 人:石成俊
联系电话:84349656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