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明委员:
您提出的《深化全域旅游,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2025年4月接到市政协委员提案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度重视,局主要领导亲自召集各处室负责人会议进行部署推动,局分管领导带领业务处室多次开展工作调研和会商,定期督查办理进展情况。针对您的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并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发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全域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文旅融合为抓手,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景区品牌创建、旅游形象推广、服务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旅游业发展质态得到进一步提升,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彰显。
全市共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4家,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级以上工业旅游区6家,其中国家级工业旅游区5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省第6。2024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41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50.31亿元,同比增长16.5%。两项数据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一、 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统筹引导。一是抓规划统筹。以《宿迁市中心城市全域旅游规划》、全市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酒都旅游发展规划、黄河故道专项规划、醉美湖湾专项规划等为统领指导我市全域旅游发展。二是抓资金统筹。近三年来,共争取省级以上旅游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全市旅游功能配套和宣传营销。三是抓立法统筹。《宿迁市旅游促进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为宿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突出项目品牌打造。洪泽湖湿地景区创成我市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创建成苏北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成我市首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三个旅游品牌分别代表了我国观光旅游产品、旅游度假产品和工业旅游产品的最高等级,标志着我市旅游发展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宿城耿车刘圩村、泗阳县卢集成河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宿豫区朱瓦村、泗洪县大王村等12个村创成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我市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新盛街、皂河龙运城、牛角生态旅游度假区、珠海运动小镇、袁家村∙宿迁印象等一批龙头项目顺利建成运营,森迪野生动物园、骆马湖水上运动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3.强化宣传营销推广。在网红营销方面,持续深化“达人矩阵”建设。清明期间,组织10名百万粉丝级抖音、小红书达人来宿开展采风活动,围绕“第一江山春好处 赏花品酒游宿迁”春季文旅主题,集中创作发布系列抖音短视频和小红书旅游攻略,假期期间平台总播放量突破50万次。此外,还邀请韩国洋河酒经销商代表、新闻媒体及网红达人开展入境游采风,为深化宿迁与韩国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三台山梨兰会、第七届骆马湖沙雕艺术展等IP通过“直播投流+团购带货”模式,在清明、五一等假期实现线上门票销售爆发式增长,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扩容。除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报道骆马湖沙雕艺术展及无人机烟花秀盛况外,还在南京、苏州等五市影院投放“第一江山春好处”主题广告,累计覆盖观众101万人次;上海虹桥、徐州东、淮安东等高铁枢纽站点的LED屏高频次播放文旅宣传片,预计年覆盖旅客近1亿人次。四季旅游产品供给持续优化。2025年春夏共推出135项特色活动、52项惠民政策。精品线路方面,新增“来宿迁 看苏超”自驾游、高铁游等6条特色线路,串联项王故里、皂河龙运城等核心景区。重大活动品牌效应显著提升。4月举办的中国白酒之都文化旅游节,不仅以7万口窖池规模成功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更联合同程旅行策划推出“乾隆游宿迁”主题同款线路,并面向苏鲁豫皖等重点客源省份启动为期1年的消费推广年活动。接下来,我们将联合徐州、淮安,开展“徐宿淮文旅联合推广活动”,组织专项推介团队赴周边省份进行宣传推介,广泛宣传宿迁旅游资源和应季旅游活动,进一步提升宿迁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4.聚焦配套服务提升。一是优化旅游交通体系。围绕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连片连线,打造三台山大道、湖滨山水绿廊、宿豫幸福大道、泗阳成子湖大道、沭阳花香绿道、泗洪湿地大道等一批旅游风景道。增加停车场、旅游道路交通标识等功能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交通环境。二是持续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0余座,很多新建的旅游景区厕所设置图书室、母婴室、家庭卫生间等功能间,安装人脸识别取纸机、电视机、自动售货机、擦鞋机、手机充电站等便民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全市共有129座旅游厕所达到国家Ⅱ类标准以上,有效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三是积极推动标识系统完善。2022年,更换中心城区洪泽湖路等部分路段旅游景区(点)道路指引标志牌18块;2023年,完成了迎宾大道旅游标识更换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北京路、上海路新改造提升路段新增旅游交通指示标牌安装工作。四是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深入挖掘西楚文化,开发项府家宴迎宾宴、团圆宴和团队餐等三套宴席,选择市区5家餐饮店向市民和游客常态化供应。依托骆马湖、洪泽湖优质水产品资源,遴选出“四宝八鲜”作为推荐食材,举办湖鲜餐饮大赛,评选出12道湖鲜特色菜肴和5个湖鲜特色宴席,努力擦亮“到宿迁吃湖鲜”的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四是丰富住宿接待设施。围绕提升游客满意度,依据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全市星级旅游饭店创建,并每年对评定的星级饭店进行复核,促进旅游住宿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印发《关于规范和促进我市旅游民宿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宿迁市旅游民宿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全市旅游民宿规范、健康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资源整合,推动业态融合。加强全域旅游相关要素整合,推动我市旅游突破景区、景点限制,在全空间全时间范围内,依托城市、小镇、乡村等多种载体展开,实现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逐步向全域景点发展型模式转变。借助“旅游+”和“+旅游”的发展路径,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工业、农业、科教、商贸、体育、康养等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一系列文化休闲、商务会展、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跨界产品,进一步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一是突出“文化+旅游“,促进优势互补。推动更多传统技艺、非遗产品、文化演艺等进景区、街区,设立沉浸式非遗体验馆、传统文化传承馆等,持续开展“艺路芬芳·喊宿迁”街头微文艺展演活动、金鼎小剧场等,丰富文旅业态。二是突出“白酒+旅游”擦亮“酒都宿迁”城市名片。推动洋河文化旅游区文旅文旅项目改造提升,指导双沟酒业酒文化体验中心、洋河股份泗阳基地企业展览馆等酒文化项目建设。通过挖掘酒文化内涵,丰富体验内容,做精酒工业旅游。三是突出“节庆+旅游”,激活文旅消费。继续精心举办中国酒都文化旅游节,策划演唱会、音乐节,实现人员引流,综合拉动城市消费。四是突出“体育+旅游”,激发城市活力。结合宿迁马拉松、骆马湖生态四项赛、大圆塘垂钓比赛等重点体育赛事,指导全市收费景区对参赛选手免票,引导选手在比赛之余,携亲友游览景区,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2.强化品牌建设、优化产品体系。推动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洪泽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综合品质提升。指导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皂河龙运城、大王庄红色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指导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村、泗洪县石集乡柳山社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宿豫区新庄镇振友社区、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力争牛角湾旅游度假区年内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森迪野生动物世界一期、骆马湖水上运动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园,激活文旅消费。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文旅新场景,如指导洪泽湖湿地完成只此泗州VR主题馆基础装修、布展,推进《水漫泗州城》VR影片制作,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鼓励骆马湖旅游度假、洪泽湖湿地景区引进低空飞行、虚拟现实等文旅项目,并运营实施,不断丰富文旅业态、优化市场供给。
3.强化市场营销、拓宽客源市场。始终聚焦“项王故里中国酒都 水润之城”城市形象三张名片,整合项王故里、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皂河龙运城等文旅资源,持续发布“宿迁生态四季游”产品指南,为游客提供实时文旅资讯,做好产品供给。联合京东、同程等平台,围绕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节点推出旅游惠民活动,如景区门票折扣、联票套餐等,吸引市民及游客参与,扩大惠民覆盖率。充分利用在手媒体广告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同步”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央视、高铁媒体、电台、报刊等投放城市文旅形象广告,拓宽中远程客源市场。邀请网红大咖、意见领袖来宿采风,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多角度展示文旅资源。同时,依托旅游产业引导资金,组织景区参加国内文旅展会,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实现客源互送。
4.深化全域服务,完善功能配套。全域化配置旅游要素,开放式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按照“十四五”旅游规划目标,逐步实现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干道、重点交通集散点、重点乡村旅游点、重点旅游餐馆、重点旅游娱乐场所、重点休闲步行区的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达到相关质量等级标准。优化旅游标识系统,规范设置交通引导标志,对新建国省道沿线开展旅游道路交通标识增设,规范重点涉旅场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使用。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配合市交通局对接,对中心城区景区景点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和提升,更好地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鼓励发展特色度假村、主题酒店、房车露营、民宿客栈等住宿业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消费需求。鼓励市场主体在美食打造、旅游商品开发方面推陈出新,打造一批地方特色餐饮体验店和旅游购物旗舰店,提升地方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
5.净化旅游环境,高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开展游客满意度查,及时发现旅游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旅游联席会议形式部署整改提升;积极开展文旅行业文明旅游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游客遵守文明旅游公约,督促指导广大经营业主文明、诚信经营,在全市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旅游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对违反《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经营主体,进行顶格处罚,不断推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宿迁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5日
联 系 人:王 凤
联系电话:84338605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