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领域的关心关注,您的提案站位高、立意新,对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分析到位,具体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对我文旅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局收到提案后,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征求局相关处室和县区意见,进一步落实提案内容。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近年来,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注重系统谋划、坚持文化铸魂、促进业态提升、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注重系统谋划。统筹推动全市范围内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盘活及高效开发利用,构建全市文化和旅游“一盘棋”发展体系。一是立足旅游产业变革趋势和宿迁旅游业发展实际,编制完成了《宿迁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心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宿迁“中国酒都”酒文化旅游规划》《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文旅专项规划》等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作为指导区域内重点旅游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文件,科学布局我市旅游业发展新格局。按照“醉美湖湾”建设总体要求,坚持“系统集成、连片开发”理念,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洪泽湖湿地景区为龙头引领,积极整合环洪泽湖沿线自然、文化、乡村等优质资源,启动《“醉美湖湾”文旅专项规划》编制,用于指导洪泽湖片区旅游资源整体有序开发。二是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新修订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开展《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引导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对照新标准,盘活现有闲置项目、助力现有项目提档升级,招引符合度假区发展方向的新项目,推动度假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2.坚持文化铸魂。一是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开展各类酒旅活动,举办中国酒都文化旅游节、“第一江山春好处 千年美酒在宿迁”文旅促消费推广年等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酒文化氛围。定期发布“春满酒都 醉美宿迁”“畅游酒都 乐享一夏”等酒旅融合精品线路,吸引更多人来我市体验。指导酒企挖掘特色资源、展现工艺流程、做强互动体验等,洋河酒厂创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汉匠坊、乾隆江南等4家酒企创成省级工业旅游区。二是深入挖掘西楚文化内涵。推动景区景点深入挖掘西楚文化打造《霸王迎宾大典》《新盛情缘》《戏说乾隆 皂河风云》等演艺精品。立足项羽和虞姬等历史人物,开发冰箱贴、u盘、文化衫等,将文物元素巧妙转化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创产品,精准满足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消费需求。三是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打造优质红色旅游项目,全市共有大王庄、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等17家涉红景区。泗洪洪泽湖湿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出《决胜洪泽湖》实景演出。雪枫公园、大王庄红色旅游区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挖掘红色历史、歌颂革命故事,提炼红色文化主题,发布红色研学游精品线路5条。
3.促进业态提质。发展沉浸式体验、低空经济、夜间经济、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超前谋划低空文旅发展。主动对接发改、交通等部门,指导湖滨新区、泗洪县等地结合现有文旅资源,引进低空文旅项目,开发“低空+研学”、“低空+节庆”等复合业态,目前全市新建低空飞行基地1家,在谈低空文旅项目4家。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文旅新场景。建成洋河酒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将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源、韵、典、市、宴、梦”六大光影艺术空间,通过智慧导览、全息影像、混合现实、沉浸式剧场等多元数字艺术表现形式,演艺古往今来宿迁人文精华与酒文化的碰撞。三是提升夜间消费。推动项王故里、宝龙—金鹰街区、筑梦小镇等建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帮助争取建设奖补资金300万元。指导黉学街、袁家村、泗阳醉美运河街区等街区将西楚文化、酒文化等特色IP融入建设。持续开展“艺路芬芳.喊宿迁”微文艺演出、金鼎小剧场等活动,增强夜间文旅消费互动感和体验感。鼓励文旅场所延长开放时间,三台山在清明和五一期间开放夜游、增加夜间文艺表演,市博物馆暑期和重大节假日推出夜间延时开放服务,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活力。
4.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做好人才培养。定期举办导游比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等,以赛代训提升文旅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和服务水平。开展传承人推优行动、传承人育苗行动、传承体系培育行动,深耕人才沃土,成效显著。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牛崇祥、洋河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新虎获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苏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戈娟当选省曲协副主席。二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深入挖掘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利用“文物热”“考古热”“博物馆热”等“出圈”现象,推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盘活文物资源,打造深入人心的文物旅游品牌。龙王庙行宫、新盛街、项王故里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名单。指导推进顺山集遗址公园建设。加强新盛街、东大街等历史街区等古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孔庙大成殿等国有文物对外开放,配合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申创工作,保护和传承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三是做好配套提升。指导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泗洪县等在节假日动态调整、增设景区公交专线。推动三台山、骆马湖沙滩公园等景区持续完善停车场、景区休闲椅等配套,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项目建设培育,打造文旅新亮点。一是聚焦项目培育。建立全市文旅项目库,定期跟进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指导宿迁森迪野生动物世界一期、沭阳海洋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园,激活文旅消费。二是聚焦项目招引。创新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力争引进低空、虚拟现实等项目落地,丰富文旅业态、优化市场供给。三是聚焦品牌打造。指导宿城区高起点谋划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今年创成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2.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一是做好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指导宝龙—金鹰街区、新盛街等单位,丰富夜游、夜演、夜宿、夜购、夜娱等全产业链,增强夜间文旅消费互动感和体验感。二是丰富低空文旅产品。主动对接发改、交通等部门,指导湖滨新区、泗洪等地结合现有文旅资源,引入无人机表演、水上飞人和直升机等低空项目。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文旅新场景,指导洪泽湖湿地完成只此泗州VR主题馆基础装修、布展,推进《水漫泗州城》VR影片制作,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3.探索“百业+旅游”,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一是“白酒+旅游”擦亮城市名片。推进酒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建设,指导双沟酒业酒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通过增加酒旅项目,丰富体验内容,推广酒文化、酒生活,进一步做精酒工业旅游。二是“节庆+旅游”激活文旅消费。精心举办中国酒都文化旅游节,年内策划演唱会、音乐节不少于1场,实现人员引流,综合拉动城市消费。三是“体育+旅游”激发城市活力。结合“苏超”、宿迁马拉松、骆马湖生态四项赛、大圆塘垂钓比赛等重点体育赛事,指导全市收费景区对参赛选手、客场球迷免票,引导选手在比赛之余,携亲友游览景区,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5日
联 系 人:朱月明
联系电话:84353871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人大人代联工委